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Taiwan Essays (5) 白毫一品烏龍香 之三 小綠葉蟬 Jacobiasca formosana (Paoli, 1936)

080610 桃園 龜山 茶小綠葉蟬 Jacobiasca formosana (Paoli, 1936)
<體長3mm的 小綠葉蟬成蟲,具有刺吸式口器,配合唾液的分泌協助口器穿過嫩葉的毛細孔表面吸取茶樹汁液>

拍攝完日出,小林跟團隊說拍攝本次的主角小綠葉蟬必須要盡快,原因是小綠葉蟬發生、吸食茶葉嫩葉的高峰期是日出前多霧的清晨,當日出後溫度升高、光線增強時小綠葉蟬會躲藏在葉背或小枝條之間,難以發現。

開始拍攝時,因為小綠葉蟬已經開始活躍移動,所以非常難拍攝,只能靠了解習性後緩慢接近,而ㄧ個工作天也只有此時較容易拍攝到,當然就只能集中精力與小傢伙們相處。

080610 桃園 龜山 茶小綠葉蟬 Jacobiasca formosana (Paoli, 1936)
<小綠葉蟬乍看下帶著外星人頭盔的複眼與兩條長天線(觸角),過去被視為茶樹成長的大害蟲,會造成嫩葉萎縮變小並且留有畫面中紅色的吸食口。如今被叮咬(吸食)的茶葉在製程後發現帶有香味與熟果味,使茶葉價格上翻,小綠葉蟬似乎也隨台灣生態與保育意識的風潮,成為另類、人氣逐年增加的昆蟲明星>

小綠葉蟬之所以會受到重視,在於發現當被它吸食後的萎縮嫩葉,經過後續製程後能夠獲得宜人的香味,增加了茗茶時的口感與故事性,當然也增加了抬升價值的可能性(*)。相對於其他茶類僅含有影響茶葉滋味與茶湯澀味的兒茶素化合物(當然兒茶素也是茶葉好壞的重要元素),這份香氣的來源,大致源於小綠葉蟬的吸食行為引發茶葉嫩芽的JA/ethylene-dependent防禦反應,因此產生以jasmonic acid (JA)為基質的香氣合成物質,再經過特定的製茶程序(**)才保留下香氣。

2008年 桃園碰風茶節推廣網頁

Taiwan Essays (3) 白毫一品烏龍香 之一 緣起與初體驗

Taiwan Essays (4) 白毫一品烏龍香 之二 林口龜山台地


Taiwan Essays (6) 白毫一品烏龍香 之四 茶園生機



Taiwan Essays (7) 白毫一品烏龍香 之五 茶容笑顏


Taiwan Essays (8) 白毫一品烏龍香 之六 茗茶見秋毫

Bettaman

備註:
*關於椪風冠軍茶的價格在拍攝期間當然也聽聞許多,雖然對於冠軍茶主人本身,我認為覺得實至名歸,然而這部份個人還是覺得太過操作性且複雜,故在此不多談,而且對數字不敏感的我來說也忘了差不多呢!

**因為對製茶還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與其它茶種的認識,所以並不知道是哪一個製程環節造成叮咬嫩葉會保有香氣。香氣雖然與茶葉品種有關,例如有新聞提到[白毛猴]的茶樹品種會得到高品質的椪風茶,然而不管是完全發酵的紅茶,例如 或是半發酵的烏龍茶都有被稱為東方美人的產品,這部份或許需要再請教或查閱資料,亦歡迎分享與指正。相關文獻可參考台大園藝系學生的專題討論「小綠葉蟬危害對茶菁內容物之影響」或其他豐富的網路資源。

1 則留言:

張先生 提到...

您好,因為我在製作一份摺頁,需要小綠葉蟬的照片,剛好在網路上看見您拍攝的小綠葉蟬,不知道是否能夠提供使用呢?(附照片的使用費),如果可以的話,麻煩請跟我聯絡好嗎?十分感謝。 張先生 danbear5757@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