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芳蘭山-墓區生態系

100517 台北 芳蘭山 回歸荒野前的信念
<回歸荒野前的信念: 歷經世代的維護、改建抑或是終究遠逝的執念,一座座仍被追憶心思所替代的墓園儘可能在清明時節被外包的清潔人員將周遭野芒理清...>

其實也就是早餐過後會議還有兩個小時才開始前的時間
很自然就彎進了小路到達了芳蘭山腳
一處位於南港山系西南稜
過往實驗室外頭每日面對的小山區
喜歡山卻還沒親訪之地

之所以之前沒有想要走進去
一個原因是這裡算是南港山系墓園密度最高處之一
人為開發過多所以覺得沒有太多動植物可供觀察
一是真沒有認真找過登山口 (墓園入口)
再來就是想知道站在山上俯瞰台北盆地是什麼樣的景致
最後
人有個很奇特的行為
最靠近你的事物總是最後才認識
於是走過大山才回來身在此鄰山之緣

這篇裡頭選的六張影像大致就是往返芳蘭的個人觀察集結
提供居住台北的人不同的景象觀點

100517 台北 芳蘭山 東北望視野
<上山前可以確認的是一定看得到聳立的台北101大樓,然而其地標的相對位置又如何呢? 我習慣用山來定位,在好不容易尋覓的開闊視野前,右方遠處正好突出的南港山稜脈(九五峰、南港山與拇指山)使得與台北101的地理空間更具意義>


100517 台北 芳蘭山 墓區絕對適合生長迅速的向陽先驅植物
<由於每年清明定期會有清潔人員鏟除墓園周遭野草,所以在這樣的生態系植物應該有什麼生長條件可以活過一年以上? 向陽先驅植物能夠在開闊日光充足之處迅速生長,影像中偏上方具有圓弧樹冠的山黃麻,就有能力在一年之內由種子生長成直徑五公分的小喬木,倖存於清潔人員揮動鋤具的直覺之下。>

100517 台北 芳蘭山 香楠
<樹冠完整蔭鬱的樟科香楠成木,在墓園開闢時期被保存了下來,也作為此地維持人造生態系以外自然平衡的主要生命體之一>

100517 台北 芳蘭山 墓區的人為演替
<墓區的經營管理除了會碰上野草縱橫之外,讓墓園管理者與家屬頭痛的或許是與鄰近居民的溝通。墓區間的行走突然出現了瓜棚與菜苗圃會有種愣掉的感覺,但想想這裡也的確還是台北市區,寸土寸金寸利用的現象,撇開道德與鬼神信仰,邏輯轉轉其實也是蠻直覺的人為演替方向>

100517 台北 芳蘭山 墓區與居民的折衷空間利用
<大致上瀏覽了墓園紛紛改建翻新的時間,大致是在二十五致三十年前,也就是人類(漢人)約一個世代的長短。而一個世代後,對於價值觀、倫理觀與家族歷史的重視會有多少的改變呢?墓園的瓷瓦依舊呈現建造時期逝者家屬所選擇的流行美學,然而現今與這一小塊"土地"有所聯覺的人已轉遞>

後記:
一個半小時來回芳蘭山墓園,我很直覺的就想到死後一定要被火化,然後一定要被所愛的人或是摯友將骨灰灑落在某座(或幾座)我最愛的台灣山頭附近(希望這不會引來爭議,但我相信不是只有我這樣想),應該也不用放在靈骨塔受人託付管理,這樣既對環境友善又不會讓後代有所困擾。至少這是今天所省思的結論。

關於芳蘭山墓園的相關消息可參閱:

Bettaman, Taipei